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印度点滴.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印度点滴. Show all posts

Monday, 18 April 2016

转折点

“Where is life? It is lost in living.
Where is wisdom? It is lost in knowledge.
Where is knowledge? It is lost in information.”


印度的最后一页,我选择了在拉达克的Mahabodhi展开一个人的心灵之旅。
在春季和夏季之交的季节,偶尔会下着小雪,偶尔的后来,梅花也渐渐盛开了。
因为电线被雪遮盖和压着,所以度过了与外界没有联系的日子,常常突发其想的问自己,已在哪个时间的dimension上。
寒冷的零下摄氏,我和师父坐在屋内取暖,师父教我如何喝butter tea,我们望着眼前的雪山,谈着天气与人性的变化,谈着生与死,谈着善良和险恶的人心。
后来遇见了一位来自斯里兰卡的师父,我们谈了许多关于生命的课题。
我问师父,生命的意义是不是没有意义;他微笑地点了点头说,你终于领悟了。


朋友问我,拉达克的人怎么样。
我说,如果你的肚子饿了,他们也肚子饿了,而他们只有两粒面包,他们会把那两粒面包全部都给了你,而不留给自己。

想起了达赖喇嘛说的一句名言:這個世界不需要更多成功的人, 但是
迫切需要各式各樣能夠帶來和平的人, 能夠療瘉的人,能夠
修復的人, 會說故事的人,還有懂愛的人。


六年了。
我也终于回到家了。人事已非。
我,还是我。只是成了一个多了一些故事的我。有泪。有笑。
还有感动。

Tuesday, 19 January 2016

艰难的幸运

在妇产科实习最后两个月,一切就真的要结束了。
离别是一件我们永远都学不会的功课。
当生活即将会有一个转变,而我们的脑袋和心脏却还来不及适应,也许这也就是为什么总会多了许多复杂的情绪。

很久很久以前,来到这个地方,只感到无尽的迷失。
很久很久以后的今天,即将离开这个地方,却感到更多更无奈的迷失。
时间究竟是什么。



最近看了这部印度影片,Bajrangi Bhaijaran,是Salman Khan 献给所有家庭的一部感人故事,讲述一位巴基斯坦的小女孩在印度和妈妈失散,遇到一位单纯又诚实的人Bajrangi 收留了她。Bajrangi 是属印度教吃素的,而天生哑巴的小女孩是伊斯兰教。小女孩在Bajrangi 女友家留宿,天天都吃素,结果有天偷跑了出去,被他们发现在另一个人的家吃肉。于是Bajrangi带着小女孩去吃肉,而自己在另边坐着看。后来当大家发现小女孩是来自巴基斯坦时,女友的老爸气得极力反对小女孩继续留宿,于是 Bajrangi 四处寻找办法把小女孩送回去,甚至差点误把她送入妓院。基于签证问题,他们四处碰钉子,可是Bajrangi 却发誓一定会把小女孩送到父母身边。他们冒着险越过边界,后来被警察通缉,尽管过于诚实的他一直在尝试解释,大家都误以为他是印度的间谍,而小女孩是同谋。可是一路跌跌撞撞躲躲藏藏,他的善心感动了许多人,后来一位记者和他们一起踏上寻找小女孩父母的旅程。他为了小女孩打扮成穆斯林女人,还去了话说能够显灵的回教堂许下心愿,最后小女孩终于和父母团聚,而Bajrangi 却被警察拘留痛打,可是两个有深远怨恨的国家的人都深深被这个故事打动,于是团结起来让他被释放。故事的结尾,Bajrangi 在走出边界回到印度时,哑巴的小女孩在背后一直和他挥手可是他却没看到,最后她突然能够发出声而喊着他:再见。

人与人之间,只要有爱,便能跨越宗教,肤色,和语言。
再见,是艰难的,却是幸运的,因为你足以幸运遇到一些能够让再见变得如此艰难的人。

Thursday, 24 September 2015

最后的道别

那是一个On Call 后的下午,睡眠严重不足,我依然留在加护病房等着把病人送到郊外另间医院。

心脏病患,被安排绕道手术。
她无助地坐在病床上,某个瞬间听见她微弱的声音叫着我。于是我上前看她。

她说:“我很怕手术。我不想动手术。”
我说:“你会没事的,不要怕好吗?你会没事的。我陪着你。”

她握着我的手,满满的无助。

我说:“让我告诉你的家人,好吗?”
她摇摇头说:“不要。不要让他们再为我操心了。”

手续弄好时已是三四个小时后的事了。家属一脸疲倦的样子,花了好长的时间在和医院讨论如何减少医药费。她从离医院六个小时的小镇来到这里,在医院住了至少一个月,我在内科的那段日子,一直都看到家属日夜守在她身边照顾她,夜晚还睡在病房外没有床铺挚的硬地上,不禁让我为他们的孝心而感动。

我陪着他们,在救护车上,眼皮重得想盖下,复杂的心情掩埋在迪嘟迪嘟的声音里,夕阳已西下,路过火车路的那条海,那是一个美丽的傍晚,可是家属的心里都很沉重。

他们都很害怕,很彷徨。

可是,没事的。会没事的。


以为任务完成了,和他们的故事就也结束了。

第二天在医院楼梯口匆匆忙忙间,听到有人叫着我。
是她的儿子。
瞬间的惊讶,然后回过神来,后来才明白,因为她肾脏虚弱,风险太高,手术被延期到三个月后了。
儿子说:“她一回到医院,一直在找着你,叫着你的名字,可是我们却不知道你在哪里。她的情况又恶化了,胸痛一直发作。”

不知道为什么,知道她的情况恶化,内心有点小奔溃。
不断地告诉自己,需要理性多过感性,不要对病人投入太多感情,因为医院太多的生死离别在上演,心脏和大脑没有太多空间去负荷那般情绪。

看到了她,她的微笑里却是一脸苦愁地说着:“今天吃不下饭,没有胃口。”
“哎呀,怎么吃不下呢。不管怎样都要吃点,好吗?”

我心疼她。
她点点头,仿佛像个小女生般撒娇着。


一个礼拜留在普通病房观察,终于她可以出院了,三个月后会再回来进行手术。这段日子,在忙碌到一半时,她和她的家人总是会关心地问我:“你吃了吗。”

我们因为语言的关系而在沟通上有些问题,所以对彼此的关心,最简单最容易明白的方式,就是微微笑地问对方,你吃了吗。

临走前那一刻,给了她一个深深的拥抱。知道她的情况好转些了,而且她好久都没回家了,知道她终于能够回家了,那一刻是充满感动的。

就像,一个故事在半途的发展中有着许多颠簸,许多日子让人红了眼眶,可是却最终拥有一个虽然不算完美,却是幸福的结局。
情况好转而能够回家,对于病痛者,是多么幸福的事。
尽管也许是短暂的。
短暂的幸福。


两个月后,在某个医院角落,仿佛听着有人叫着我,有几秒的瞬间不禁让我想起过去那一段故事,心里暖了一下。
自以为是幻觉,于是便快步继续走。
一个男人喘着气跑到我面前,握着我的手。
这是一个美好的重逢,我是惊讶又是兴奋的;医院那么大,印度那么大,我们实习生又会在不同的部门转换,我以为或许再也不会和他们相见了。
“谢谢你。谢谢你。谢谢你照顾我妈。”   他说着,可是语气却带着点悲伤。
我不记得这是第几次他们对我如此感激地说了谢谢,尽管我真的没有帮到他们什么。

“你妈妈呢?你们带着她回来了?”


 “妈妈死了。”
我顿时沉默。整个世界仿佛停顿了一下。

“死了。她太虚弱,她的心脏最终无法承受了。”

是的。她走了。突然明白,几个月前的那刻,是我们最后的拥抱,最后的道别。
我以为她会好起来,我以为几个月后我会看到她动了手术然后康复。我不是悲观主义着,所以我会一直相信病人会好起来,所以我总会告诉病人一切会没事的。
可是,我却忘了,生命的本质是脆弱的。
没事的,这句话,很多时候只是一种美丽的谎言。

“我们一直在向上苍祷告,一直在向四处借钱寻求帮助,我们一直都在很努力,很努力了,可是上苍还是选择带走了她。”

有一种失落,是因为有些注定,就算再努力,也无济于事。

他们这一次来到了医院,是因为妹妹伤心过度,从二楼高处跳了下来。
于是我们走去了骨科病房,妹妹躺在病床上,身体有多处骨裂和瘀青。
和妹妹重逢的那一刻,妹妹紧紧握着我的手,斟抖地说着:“妈妈很喜欢你,你就像我们的家人。可是妈妈死了。。她死了。。” 
她的眼泪静静地掉了下来。

当死亡迫使你和最亲爱的人的道别,那一刻的悲伤,好残酷。我深呼吸,不想再让自己内心深处的悲伤加重他们的负担,于是微笑着对她说,“你妈妈现在已经在一个很好的地方,那里没有病痛,她不必再受苦了;那里有许多天使在守护着她,她一定过得很快乐的,她一定会心疼你现在这个样子。”

我不知道是不是这样,但我愿意去相信。
在死亡面前,有一种最美好的爱,也许是放手。

哥哥为妹妹擦着在眼角的眼泪,说着:“傻瓜,妈妈死了,你也做了这么傻的事。”

傻瓜。


医生每天都要面对许多病人,每个病人只是医生忙碌生活中的一个小部分,往往无法花费太多时间去倾听或细心对待他们;医生每天都在面对死亡,每一场生命的逝去和无常,每一次在生命线上拯救的失败,每一次眼睁睁看着脉搏和心跳变成平线,在医院早已是麻木不过的事;可是,每一个病人,却都是他人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也许是父母,是孩子,是伴侣,是知己。

因为她或他,在他或她的生命里,只有一个,不可缺少的那一个,无可取代的那一个。

我一直都记得她那温柔的微笑。一直都。
不禁在想,临走前,她会很害怕吗?她会痛吗?她会难受吗?
我知道她一定会害怕的,可是我也知道,只要安抚她一下,她就会没事的。
我好想告诉她,我好想她。
好想,好想,握着她的手,再一次告诉她:“不要害怕。我陪着你。”


Saturday, 12 September 2015

属于自己的拼图

最近常常做恶梦,闭上眼睛无法入眠,半夜三更翻来覆去,不然就是在恶梦中被惊醒。

这样朝七晚五的日子归于平淡,没有什么太大的起伏。
只是心灵上偶尔会有些挣扎。
只是偶尔会停留在过去那段日子的许多故事。
只是偶尔会被某些歌曲在深夜触动而久久无法释怀。
只是偶尔还会被自己的内疚感折腾得无法自拔。

其实我过得很好。或是说,我要努力让自己过得开心。

常常在让自己学习如何隐藏悲伤,后来才发现更重要的是要让自己学会如何跨过悲伤。

总觉得很多事情会渐渐从你身上夺走一件又一件属于最真实的自己,到后来你变得不再属于你自己。常常会徘徊在如何成为更好的自己,如何改变自己,到后来却又觉得,
做回自己,保持并发挥自己的特质,总会有人会因为你是你自己而珍惜你,爱你。

就像有天你问我说,“你知不知道你的速度总是太快,你总是做得太好,你总是表现得太坚强太勇敢太善良。你知不知道偶尔你可以放慢速度,偶尔你可以脆弱,偶尔你不需要对人太善良。” 

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那种很容易莫名其妙感动的人,可是我知道只有在乎你的人才会去真心地告诉你这些细节,而这,已足以让我感动许久。

一直都在把自己push 出自己的threshold,直到承受并接受曾经以为自己无法承受的某些事或某些感受;在他人眼里,你看似你就是这样的你,可是那一刻,你知道身上的某个属于自己的自己,又被夺走了。

读过一个故事:有位爸爸像要带他的女儿去到某个地方,可是他很担心他的女儿会不会喜欢那个地方,于是他便自己先去试探了,先去感受那个地方的一切,才能安心也带上了他的女儿;上天知道你现在所经历的一切,因为祂爱你,所以比你先一步感受了这一切,才能安排好最适合你的过程与结局。

话说,不是因为看到希望才坚持,而是只有坚持才能看到希望。每一个过程就像一片零散的拼图,当下的我们总是会迷茫着每片拼图的意义,在不完整的零碎里无法看到完整的概念;其实只有坚持收集并拼起每一块,到最后才能连接成一幅最美的画。

我们每个人都值得属于自己最美的那幅画。

Wednesday, 9 September 2015

再见


于是,走到了机场的门口。
她望着天空,突然一脸焦急地说:要下雨了,你有带雨伞吗?!
我回过神来,怎么突然多了这种似乎无关道别的对话;心里在想:你可以不要再担心我了吗,可以不要再对我这样好了吗。

给了彼此一个深深的拥抱,她说:不要哭。我很怕你会哭。
鼻一酸。

Sunday, 23 August 2015

五年,后



五年前,带着各自的梦想,漂洋过海来到这里。那时候说的的五年后,似乎是个遥不可及的未来。

五年里,经历了许多的眼泪,奋斗,后悔,分离,寂寞,无奈。

说不上喜欢这里的什么,可是就是拥有着一种归属感,因为它陪伴着也目睹着许多成长和改变。

这是一个和你在五年后的美丽星期天,在久违的欢笑和八卦中,还有那堆你已准备好的行李,却莫名的夹着无法形容的复杂情绪。

感谢这些日子,你对我的好。

黑白的日子,因为有你;
虽然不好过,但也没那么难过。

Wednesday, 3 June 2015

Great Expectations


No one believes that their life will turn out just kind of okay. We all think we are going to be great. And from the day we decide to be surgeons, we are filled with expectation. Expectations of the trails we will blaze, the people we will help, the difference we will make. Great expectations of who we will be, where we will go. And then we get there.

在生死面前,我们都说,时间似乎失去了所有的意义。
在时间面前,我们都说,我们也失去了自己。
血淋淋的场面。
失去理智的挣扎。
腐烂弥漫着的臭味。
充满痛楚的呻吟和泪水。
冰冷的双手。
冰冷的灵魂。
冰冷的热忱。

当心电图变成平线时。
当用力唤醒躺着不动的他时换来的只是无能为力。
当依然感觉不到脉跳动的时刻。
当时间的分与秒仿佛在他心跳停止的那一刻也被冻结时。
当望着死者的亲人承载着无法述说的悲伤。
他们努力控制着泪水的眼神。
我在问自己:我们尽力了吗?
我的答案说:没有。
我难过,因为,没有。

在这条路上,所以越来越多的失望,质疑,厌恶。
迷茫,因为渐渐分不清,想要的,是什么。
忙了十多二十多个小时后,换来的只是疲惫,责怪和埋怨。
没日没夜的分秒必争,换来的只是对于这个行业更多的迷惑。
死亡和痛楚在同个空间交叉着。
一切的一切,究竟为的是病人吗?
脑海容纳不下太多,一件一件地,在时间直行的轨道,洗去另一件事。
酿成后来的麻木。和再也温柔不起来的感性。

还欠了永远埋葬在心底的愧疚,的那一句对不起。

We all think we’re going to be great and we feel a little bit robbed when our expectations aren’t met. But sometimes our expectations sell us short. Sometimes the expected simply pales in comparison to the unexpected. You got to wonder why we cling to our expectations, because the expected is just what keeps us steady. Standing. Still. The expected's just the beginning, the unexpected is what changes our lives.——GREYS ANATOMY

Wednesday, 18 March 2015

这些日子

在键盘上来回敲敲打打却反复失去再写下去概念,这些日子在部落没有消息其实就是最好的消息。以往擅长用部落来抒发心情,后来渐渐长大后许多心情在忙碌和疲惫中都会慢慢随着日子消逝。匆忙的日子留不住太多停滞的感触或细细品味,更也许只是多了无所谓。


三月回到印度,重展了新生活。365天工作实习天,完成了这个部分就可以正式回马了。工作和读书是两个不同的世界,虽然现阶段处于社会医学部门并非如此忙碌,却也在人际政治纠纷不公平等中感觉无比疲惫。失望也许是因为希望体会到一种更具挑战性的刺激,而非被困琐在那些无谓的小事,那份热忱也许还需要以不同的心态来再摩擦让火花重现。



CPR 的实习考试,让我对医学救人多了新认知。接下来的日子,将会面对更多的生死无奈,也许会渐渐变得麻木。那天听说艾滋病童 Rahul去世了,很久没去探访他们,在记忆中的最后一次是他摸着我的手尝试念着我的名字,因为他已瞎了。。对于生命,有太多理由让我想选择了不愿太感性。。



那天看了“激战”,一部关于斗志的电影。里边说了一句:这辈子我从来没做好一件事,这一次,我只想好好地认真做好一件事。“

是否需要再重新想想新的方向,却有点无助。接下来几乎每一年,都会再经历一些 transition。其实却也对现阶段的生活感到满足,并没有想要让时光倒回或让它往前进的欲望。父母健在,有人爱,有知己,有几个会让你觉得你在他们生命中占着很重要位置的朋友,看过一点点的世界,明白一点点的道理和现实,完成了该完成的学业,在放弃关头还是坚持多了一点,在伤心时却拥有着许多美好的快乐回忆,对于二十五岁的我,真的已经很足够了。

我常在想,上帝真的很兼顾着我。

上学期最后的考试是医学最致命的一关,上帝对我真的很好,以六十巴仙对四十巴仙的过关几率,我挤进了那个过关的几率而不需要再多留六个月。其实我真的无法想像那六个月所经历的心情会是如何,也无法去理解。组里的八个人,有四个人不过关;那天和同学见了面,告诉我他现在过得很好,已经不再难过了。我常在想,为什么我们总是被灌输着,努力相等于收获,为什么我们总爱说“我都那么努力了可是为什么还是这样看不到结果”,努力是通往成功的必须管道,但可悲的是,它从来就不等于成功。我们的人生,还要经历多少次的失败,还要经历多少次的“我无法面对当我努力了后还是失败”的伤心事实。。亲情,友情,爱情,学业,人际,工作等。太多太多。

也许,我们更需要去学习的并非如何成功,而是如何更坚强地面对失败,并从中学习。



这是个送别的季节。这个学院我是属第二批的,所以这也是我在这个地方第一次送别第一批的学哥学姐。他们说,离开这个鬼地方,心情是 99% 的快乐,1% 的难过。天下无不散之筵席,很佩服学哥学姐的毅力成功征服了这五年来所有的难关,在印度耶那波亚的生活我们都知道不容易,但我们也不后悔走过这段路。

其实除了鬼学院,我很爱印度的生活。回想以前成为这里的第一个华人,那种恐惧孤独,再回头看,才发现自己对于在环境下所学习到的一切及心态的改变有太多的感激。明年的我,会是什么心情?




我的第二个家。我的第二家人。感谢有你们。真的。

Sunday, 16 November 2014

幸福,是让心灵回归平静——李心洁

生命的本质是静括的,但一些经验与记忆会让生命变得躁动不安。她说,真心是对的。脆弱的时候,不需要把自己藏起来,因为真心相对,能拉近人与人的距离。人有秘密,是因为内心不能面对那件事情。如果事情不再成为秘密,就是能够倘然面对自己的时候。

她在印度看到了自己内心的小孩,是那受伤的小孩,时而出现搅动着她生命那滩括静的湖水,让她失控得认不得自己。惊恐,悲伤,与不安的情绪一直滞留在体内无法释怀,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她。活到三十岁,李心洁经历了很多,这些经历造就了有很多个躲在阴暗里的她,如果放不下,生命会是个很大的包袱。到了印度,她明白到,那些童年时留下的残迹,一定要带着成长的心态回去看。因为郁结一直没有解开,能量就淤塞,和别人相处时会制造很大的问题。当时她还没有看到内心受伤的部份,只一味认为问题出在他人身上。她无法相信那是自己,她觉得害怕,更无法面对自己,因此只好选择逃避。

痛苦的心灵,悲伤的眼睛,会让自己看见悲痛的实相。没有放下,不是不要,而是不懂,不知道该怎么放下。她从小孩的恐慌的眼神里看到小时候的自己,她看到无辜的自己,于是走过去对小时候的自己说:我长大了,那些事情都过去了,我现在感到幸福了,我们要一起走出黑暗。

人生的黑暗和悲伤,可以摧毁生命,也可以滋养生命。走出黑暗后,她才领悟到,生命的黑暗越多,看到的光明也相等的多。懂得拥抱黑暗,才拥抱得了光明。你必须朝着黑暗走去,抵抗恐惧走到尽头,光明就会出现。生命不能只看到光明却逃避黑暗,因为没有痛苦就不懂得珍惜幸福,最苦的人,也就是最懂得珍惜幸福。

印度一方土地,贫富距离甚大。李心洁觉得自己每天都穿梭在天堂与地狱之间。恒河给她带来的冲击甚大,印度的人相信恒河的圣水能洗脱一身的罪孽与病痛,所以刚出生的小孩在那里洗澡,嗣后的遗体运来此处火化。当时她无法理解人们对恒河圣水的敬仰来自何处,直到看到了一本书,她才明白,恒河是一条伟大的河,它像母爱一样,包容出生的喜悦,死亡的哀伤。所以,生命要像恒河一样,不要只喜欢漂亮的东西,也不要只选择自己认为好的东西,毕竟美丽没有定义,东西没有完美。对人也要有圣河的包容心,无论是什么种族,个性或阶级的人,都要扯开胸怀接纳。

李心洁曾一度觉得自己会在印度客死异乡,也是那时候,她对死亡抱着很大的恐惧。后来朋友的电邮写到佛教的五随:随时,随性,随遇,随缘,随喜,她决定随遇而安。反正生命什么时候要结束,是自己不能控制的事。只要不和自己遭遇的状况在内心有拉扯,挣扎,放松面对时,事情就不会变得太坏。因为所有的事情都在分秒中改变,快乐会过去,悲伤也是。

在印度遇到太多的无常,让她明白凡事都有黑暗与光明的两面,或许自己看到的是事情的黑暗,走了过去,就会感谢那段经历。她相信上天要自己经历的每一件事都有道理在,能够明白这道理,就能够释怀。人要活在当下,并好好的迈开脚步走到最后就会对自己的际遇有所明白,还没走到最后,任自己怎么想也没有答案,因为路要走过才能抵达终点,用想的,永远达不到。

欲望越被滋养,人心越不知足。越是贫穷的国家,越是让人觉得不文明,但文明究竟是什么?她曾读过这段文字:文明是在欲望不断被满足的过程中发展出来的。文明的历史,就是欲望强大的历史。渐渐的,人为了满足自己,对自己或别人的要求越来越严格,这过程只会带来痛苦。印度的贫穷,让她感到难过。但其实,苦难也是一种生活的修行。无论一个人贫穷还是富有,只要开心,只要能活在当下,不埋怨不作比较,就会活得括静。

以前,她是一个活在未来的人,容易操心,紧张,也多愁善感。她不知道要怎样活在当下,什么事情都充满恐惧的幻想。她看到那个躲在黑暗里哭泣的小孩,生命都在幻想的过程被浪费了。以前工作感觉累时,她只会埋怨却不懂得感恩。现在,她的人生没有工作,也没有所谓的生活,所有的事情都没有了界限,成了自己生命的一部份。她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会离开,因为她清楚每件事都有意义的,因为她看到了生命的美丽,也拥抱过爱给她的温暖,并真心善待过每一个人。所以,如果有一天离开了,她也不会有遗憾。

人不该自私的拥护自己的感受,去感受别人的痛苦或悲伤吧,也让别人感染一些快乐,因为每个人都快乐,才能圆满一个快乐的世界。



Thursday, 2 October 2014

Wake me up when September ends


十月了。
明天是Mahatma Ghandi 日,再加上连续几天的假期,整个宿舍几乎人去楼空,在寂静中啃着书无法专注,也难免有点失落。想在电脑键盘上敲打着一些字,却突然发现自己早已在太多的情绪里,迷失了。

这段日子过得有点匆忙,本想把这颗心,全心全意地放在这最后几个月的冲刺上,却在时间的一点一滴流逝中,参杂了许多在生活中的杂杂碎碎。某个瞬间,我会情不自禁地爱上了这个地方。爱上了她给我的酸甜苦辣。这个我自以为一辈子都会痛恨的地方。

在这个旅途上,坚持和真心其实是多么重要的心态。多少个夜深人静的夜晚,突然压力地想失控大哭,然后答应自己,明天会更爱自己。在多少个挣扎和疲倦中,就算依然充满了质疑,却也毕竟走到了这个点。偶尔会想起这部电影:Mr Nobody;往往对于一瞬间的决定而造成了未来整个人生的去向,不禁觉得人是渺小得多么地可笑。

有天朋友问我,“为什么你总是可以笑得那么开心?” 对于“开心”,我的内心终究徘徊在“伪装”和“真实”。就像,你会相信快乐是一种选择吗?其实到最后也分不清自己到底想要的是什么,但始终明白,有时候快乐,并不是你得到了多少,而是你付出了多少。

失落的时候总喜欢翻回和朋友的一些关于生活和省思的谈话,想起朋友说过,许多问题其实都是因为人们太贪心。例如许多失败的感情,都是因为人们开始比较,责怪,奢望对方能为自己做得更多,却忘了去珍惜在那个当下,那个人是如此地爱着你。其实很多时候,我们为“失去”而感到难过,那是因为我们都自以为 “拥有” 着。占为己有的爱,是自私,不是爱。终究,在这个世上,没有谁可以拥有谁,我们总得在跌跌撞撞中学会放手。

我想,生活何尝不也是这样:少一点贪心和抱怨,多一点知足和珍惜。许多问题,其实更也是时间的问题。就说个五年,不论是心态上的新认知,或是情况和环境的变迁。


想起几年前读过这句话:直到哪天,或许学懂了或许放弃了,或许什么都变得不重要了,或许什么都变得更重要了,只期盼那个时候,我们依然是我们,那个想成为得我们。

一切变得很靠近,却也变得越来越遥远。
我已不再是当初的我,而你也已不再是当初的你。
太多的想要,太少的实践。一切终究只能一步再一步,在时间的穿梭里,或坚持,或放弃。
谢谢你,如果你真的能够读懂我。

Wednesday, 3 September 2014

一趟爱滋心灵之旅

" I see the good in the world because i choose to. I don't imagine that it is there;it is there waiting to be noticed"


离开马来西亚四年后,国庆日的概念似乎渐渐模糊,但却因为处在在印度这片土地上,而越来越爱上了这两个国家。马来西亚是我永远都离不开的根,而印度是我第二个家。对马来西亚的爱是思念;对印度的爱是日久生情?哈哈。

国庆日这天,我们选择了前往 Snehasadan 这间孤儿院探访,它是属于其中一个印度计划之下,负责收留爱滋病患的孤儿。这趟旅程首先想要感谢我的朋友,Faruqi 的带领之下和 Mun 的陪伴,我才能够有这个机会,认识和体会他们的生活。


纯真的他们,在还未变成大树时,就犹如一颗种子随风而去,已经注定生长在缺乏最基本生命需求的角落。然而,顽强的生命力,使他们成为了缝隙的幸存者。他们没有选择,然而他们依然渐渐地成长了。他们没有选择,无法像其他人一样享有父母的溺爱,无法拥有健全的身子。他们没有选择,生命每一天都在倒数,可是他们的快乐,比任何人都来得简单。或许有天他们将会被病痛折磨死去,或许他们来不及长大实现他们的梦想,但现在,他们的眼神,充满了希望和阳光;他们的心灵,充满了无限的快乐,和爱。对上帝的爱,对收留和照顾他们的“父亲”的爱,对和他们有着相同命运的小孩,如同亲兄弟姐妹的爱。



印象深刻的是这位左边叫做Dhanya 的女孩,在我抵达时,是她牵着我的手,操着一口流利的英文,和其他小孩一起带着我到各个角落。她的微笑很漂亮,她的世界纯真得仿佛只有美丽而没有丑陋。她的成熟和懂事,远远超出她的年龄。当我问她,“你的好朋友是谁啊?” 她摇了摇头说,暂时还没有好朋友。在下午和Sister 的舞蹈和唱歌的课时,她拉了这右边的女孩然后用灿烂的微笑告诉我,“她是我的好朋友。”


这个世界并不是缺乏美,而是在缺乏中发现美。在他们的世界,快乐是最简单也是最美丽的事。他们从来不懂得埋怨,自己缺少了什么;相反的却因为拥有得不多,让他们更珍惜眼前的一切。

在午餐时间,他们都懂得排队拿食物,把食物吃干净,然后也懂得把自己的碗洗干净再整整齐齐放回座位。他们一边吃还一边问了我们说,“你们要不要和我们一起吃?来,我给你我的。” 

小小年纪,却懂得分享快乐。而我们,总是要从这些拥有得比我们更少的人,来学习快乐最简单的定义。


这位Sister 叫做 Teresa,来自印度的北东部,她和其他的修女住在这里附近,大家在上帝之下,如同一家人。她负责来教这些小孩一些歌,字;在谈话中她问了我,想不想教他们些什么。其实当时我什么也没准备,毫无概念自己可以做些什么。于是她告诉我,因为只要他们可以学到一些东西,就会很开心很幸福。

于是,我随着修女,教了几行英文字,他们随着我念,虽然我也不懂他们明不明白,可是他们却在一边写一边念又一边蹦蹦跳跳,然后很兴奋地告诉我,他们很开心。

他们拿着短短的铅笔,和一本不知用了多久的笔记本,在地上又画又写;却是对学习这事,如此地期待,如此地开心。

原来,学习,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逆风的方向,更适合飞翔。”


Faruqi是这里的常客,充满爱心的他,有空便会带着一些大家捐献的玩具,食物,衣物等来到这里探访他们。这里的小孩都认识他,记得他的名字。


"Happiness can be found even in darkest of time,if only one remember to turn on the lights"


"Meaning is not something u stumble across,like an answer to a riddle or prize in a treasure hunt. Meaning is something u built into your life"


“没伞的孩子,必须在风雨中努力奔跑”




当我们在面对伤害和沮丧时,总是习惯以愤怒和种种负面情绪来惩罚自己和他人。可是来自破碎家庭的他们,而有的甚至被虐待过,被性骚扰过,尝过种种我们无法想象的生活滋味,却仍然选择用美丽来定义这个世界。我们每天都在寻找幸福,幸福是什么?我想,大概就是,当你愿意用“爱”来溶化恨。

以为自己的任务是去“爱”他们,可是,却是他们单纯的快乐和爱深深地感染了自己,温暖了内心。
离别前,Dhanya 拉着我的手,告诉我再回来看他们。
我很舍不得,也想念可爱的他们。

————生命脆弱而美好,珍惜每一刻还能坚强的时刻,好好去爱遇到的每个人,勇敢去做想做的事。

Monday, 23 June 2014

感受爱 # 9: 梅西


世杯的话题正在积热,依然清晰地记得八年前在电视面前目睹法国的Zdane 在他足球生涯的最后一场世杯决赛,用他的头猛力撞向意大利球员,无法圆满世杯梦,造成永远的遗憾。

后来的四年前,忘了是在什么因素之下,我认识了梅西,非常地欣赏他,甚至还曾写下了关于他的文章。翻回了旧部落,四年前的我还在大马的家观赏世杯,当时我在想,四年后的我在印度会是怎样的呢?

原来,不论八年,或是四年。如一眨眼,过去了。

再后来,是三年前的回忆。我和朋友身在加尔各答,碰巧梅西和阿根廷及委内瑞拉的足球队为了一场友谊赛来到相同的城市。毫不犹豫地买下了两千卢比的票;平时只当半天的义工,当天却当了一整天,早上在Prem Dan,下午在垂死之家,傍晚我们便拖着疲惫的身子兴奋地前往足球场。

可是当我们走出来想要叫auto 带我们去的时候,话说附近的城市塞得水泄不通,没有任何交通工具愿意带我们去。最后问了问,搭上了一辆巴士,松下了一口气。可是没过多久,巴士也被塞得走不动了。眼看时间剩不多,我们便决定直接下巴士,走路去。我不知道当时走了多远久,我只知道越来越多人也从别的巴士下了;起初是用走的,后来,是用跑的。

抵达的时候,大家都在“排队”入场。可是当时的场面超大也超乱,排了一段时间我们却还搞不清到底要从哪里进。子杰便说他先走去前面看看怎样,我们便在原地等候。等着等着,看到附近许多人好像都和自己的人走失了,大家都在不停的找电话联络,线路也因为太繁忙,很多时候也会变得联络不上。他人还没回来,手机也没电,所有的票都在他那里,眼看时间紧迫,我们也开始着急了。

我们三个便开始人挤人地找他,却也不敢分开了。他的个子高,平时是很容易就可以看到他了,可是这一次场面太乱,就算他再高,根本就除了很多头,什么都看不到。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已到了七点半的入场时间,我们找到入场的Gate 但却也变得担忧又不知所措,没想到事情会变得这样,仿佛一切都搞砸了。站在gate 前,许多人没有票却想假冒进场,让场面变得更乱。突然有电话打来了,是他用了公共电话来联络我们,可是只听到吵杂声,却听不清楚他在说什么。我灵机一动,心想可能我们听不到他,可是或许他听得到我们,便在电话被挂断一秒前的时候喊着:gate 3!!我们在gate 3前面!!

果然,他有听到,所以出现了。那时已是接近八点了。我们当时很气他为什么没有回到原地,他也很气我们为什么我们没在原地等;场面太乱,当时他是一个人在找着我们,电话没电,也没有记起我们任何人的号码,尝试借了他人的电话联络其他的朋友来得到号码,又在寻找公共电话来联络我们;而我们至少是三个人在一起找着他,所以理所当然地他比我们更气。见到的时候,大家都很生气,可是说了几句,也都明白是一场误会,便沉默了。

我们沉默的入场了。找个位子坐下,球赛也早就开始了。看人多过看球,整个场地都是满满的人,只能远远看着球员的影子,或是借银幕看球赛。其实也忘了当时的球赛是如何,一堆印度人乱得让我觉得头昏脑胀,我们都累得只坐着等着球赛结束。然而,在印度感受这种不同的印度乱球赛,的确是另一种体验。



在球赛里头,没有遇到外国人,而许多人都以为我们是印度人,因为北部有一种印度人长得象我们华人的样子。几天前,我们一直在寻找十号的梅西球衣,可是却没找到合适的,所以便放弃了。和其他的梅西迷合照,他们都处在一种兴奋极致的状态,而我们被挤还要被非礼。如果不是雪妮告诉我,我还没发现上面这张照,有位印度大兄的手放在她的肩膀,好像跟她很熟那样。=.=


球赛结束后,我们也是用走的。想在附近的酒店吃晚餐,可是却也是挤满了从球场出来的人。再后来,我们离开人群走远了,忘了是晚上十一点还是十二点,一路饿得只想找吃的,可是前方是一条大路,旁边没有店面而且都是黑暗的。我们只能继续走,不知走了多少公里却还是一片黑暗,想到那天工作了一整天,也走了一整晚,脚都要被路磨破了,我们都立志要找到一个舒服的地方吃最好最贵的食物来补偿这样的的累。

终于看到有灯的地方,给我们找到了高级餐馆,Mainland China。看到menu,冠雄建议要点北京鸭。我们都同意了,一定要用天堂似的对待来neutralise地狱似的折磨。这总是我们的旅行方式,白天折磨自己晚上又用最好的食物来补偿。

可是知道后来发生什么事吗?印度本来都很难找到鸭的,而这件餐馆的北京鸭,应该是因为没人点所以被冰冻太久,摆在桌上的是一堆像 masala chicken 的味道。可是比它更糟的是,真的超难吃,感觉是非常不新鲜的味道了。因为太贵又太饿,我们硬着头皮吃完了。后来,因为这个北京鸭,我们都食物中毒泻肚子泻到很严重,冠雄甚至发烧到在最后一天卧倒在床无法去工作。

后来每每回想起来,这个北京鸭都会变成了我们开玩笑的话题。后来的几年,Mainland China 在我们附近也有开张了,而这个故事总会让我们哭笑不得。


(我们在印度吃完北京鸭的脸。LOL)

我们过得最累的一天,可是这一天的故事却总会让我们有一种满足感,折磨自己到最顶尖的满足感。或许有人会问,为什么你们这么倒霉?可是,就是因为这最糟的遭遇,却形成了一种最难以磨灭的美好回忆,让我们总会在见面时不厌其烦地再提起,然后笑到肚子痛。

总以为最美的风景会是在终点,可是回头一望,其实它是在我们走过的崎岖的路途中。

随着世杯的开始,朋友说,“我想,我们支持梅西,都是因为同样的理由吧。”

是的。就是三年前的这个理由。

Monday, 26 May 2014

522 和 621 的故事

八点。

前往等候巴士的地方人来人往,错过了汤姆斯杯最后的那一个精彩,我们一边走一边赶着,你握着我的手,深怕我走到一半会跌倒,然后说:“我有没有这样握过你的手?”

我想,时间过得真快。第一次去到你这个地方,已是四年前的事。当时人在Goa,随便翻了地图,看到你的地方,其实只离了十个小时,便突然下了决定,去到你那边。转了几趟巴士,途中发生了许多事,最后终于在凌晨抵达,还记得当时的疯狂,感动;逗留短短的几个小时,又要离开了。之前,我以为,以我们的距离之远,或许我们在这五年不会再见面了。

这一次,是第三次。一个人买了票,在考试结束后搭了巴士,从宿舍偷跑出来,又瞒着家人,只因为不想让他们担心。十多个小时的车程,我最后却沦落在离你五个小时之远的新孟买,却依然自我感觉良好,或许也是因为曾渴望自己能在一个陌生的城市迷失,手机的电力只剩少过十巴仙,但却不知道原来你已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和你一起过着这般败家女的日子,吃喝玩乐,无忧无虑。我喜欢一件很贵很贵的衣服,可是却不舍得买下,看着我的犹豫而你却完全不考虑后便说,“我送给你当生日礼物。”


你的二十四岁生日。一个小蛋糕,还有我给你的“惊吓’。

这四年来,我们几乎每一年都会以不同的方式见面。其实不得不承认,我,你,他,都变了。不是变得更好或更坏,而是大家都成长了些,思维改变了些。在印度的日子,每一天都是一场奋斗,自从离别后,我们各自都经历了多少,你我都不能身同感受的事?

这一段只有我和你的旅程。一个可以让我们把时间只花在彼此身上的旅程。每一分每一秒的快乐,却突然变得如此珍贵。是不是因为在现实生活里,依然找不到一个能够如此和自己分享喜怒哀乐的朋友?

是不是因为,还是会寂寞?

心里想着想着,一股难过突然划过。每一次见面,我们总会不厌其烦的说起在学院五六年前的事,说来说去,其实都在感触着同样的事。为什么记忆依然停留在未分开前的那一段?为什么快乐只能够停留在那个点?为什么我们的前进方式,只能以冒着险只为了见到彼此?

你说起曾在凌晨走在马路上,路边有些喝醉酒的人,喊着你戏弄着你,而你只能继续往前跑,走在马路中,以最好的方式保护着自己。跑了二十分钟,终于看到从住宅发出的光线,仿佛遇到救星般。为什么我们,总得逼着自己勇敢的过日子?

无尽的无奈,无尽的坚强,和无尽的盼望。盼望有天,能从黑暗走到光明。

凌晨四点半,我们依然未入睡,虽然都已累了。某个瞬间,我的声音哽咽着。我说有些残忍的话我不想说,但你却一直追问着。我对你说,一切都变了。而你却抱着哭着的我,然后坚持的说着,有些事是不会改变的,就像我和你的友情,未曾改变过。

你就像一个小天使般,擦干我的眼泪,然后又让我明白,原来,一切依然是如此的美好。

这一次,那一天,我又再次重新认识这段友情。
它未曾变质,它只是,在一个很遥远的距离里,一直都默默地守候着。


有人说,有缘千里迢迢来相会,无缘隔邻却不相识,我们的缘分何止千里。谢谢你以万里迢迢的诚意,和排除万难的毅力和勇敢,为我们第一次的印度双人的旅新掀开序幕,看到你平安的出现在我眼前,我真的很感动。 谢谢你为我庆祝难忘的生日,简单的一个蛋糕,蜡烛,和你。谢谢你的时间,你的陪伴,与你的一切美好且短暂的会忆。   妮上,25/5/2014

Wednesday, 5 March 2014

人?等死?

2014年 三月。

没有什么太远大的计划,在离开印度前所剩下的梦想是再次回到去Mother House 和去 Leh 北北印当义工,继续寻找生命的答案。面对时间的限制,再加上寻找志同道合的伴这些种种困难,让我不敢去想太多那实践的可能性,但心底的那丝希望依然不曾灭过。这个学期唯一的目标是要努力让自己在艰辛的课业里取得最后一关的 Pass,固然面对医生未来的前景感觉似乎很迷茫甚至是黑暗,但没有一个通行证却是什么都不是,唯能以谦虚和真诚的态度做好当下。

最近的压力和忙碌是这些年来最顶峰的一次,和往年一样是组里唯一的马来西亚人且没有很好的group mates,只能尽量学习耐性和屛着气微笑的社会恶心道理。世界仿佛被关在和书培养情绪的医学知识,让我觉得沉闷得往往不小心睡着。但在迷迷糊糊中,却又被自己一些莫名其妙的内心挣扎和压力唤醒,心跳加速又冒冷汗,觉得自己接下来更艰辛的那几个月会end up 在神经病院。其实进入医学系后一直以来都没有要求很高,只是这个学期pass 的人数非常有限,我不想成为被fail 的那个受害者。但无论如何,害怕失败才是最大的失败。嗯,要学会面对压力和承担后果。

其实这几个月的日子,更多时候都是浪费时间在钻牛角尖。想着日子发生的一些倒霉事,一些委屈,眼泪就会开始掉下来。我一直都觉得自己是个非常非常幸福的人,所以根本没资格告诉人家说我难过我好累我好想哭。但,但,但;这三年有六个月的一切与一切,。。。算了,再说一大堆抱怨的话下去也没用。

只不过是一直的沉沦在负面的情绪里,又再爬起来没心没肺地笑着。因为日子还要继续。偶尔一些小小的温暖,关怀,和鼓励,却已足以让我的那一天变得很美好。
原来我根本没有必要去讨厌如此不完美的自己。

我开始想念海风的味道,日出和日落的纯朴美。
熬过去,撑下去,就好了。


(2013 三月)

脑海挤满了许多认为青春应该做些什么的事,却被种种的现实来说服自己尽快乖乖收心。

我开始变得贪婪,不懂得知足与感恩;心里就像装不满的瓦缸,但却再也负荷不了那般任性与不懂事的灵魂。

或许没有必要说得太多,或许只是需要找到更适合的词来形容,但它却让我留下了冷漠。

只想不去理会别人怎么想,怎么定义自己,怎么在乎自己,还是怎么忽略或是伤害自己。只想变得潇洒坦然些,却还是习惯把孤单放得很大很大,而渐渐失去了做回自己的勇气。

我不知道是否每一个人到了某一个阶段都会有这样的迷失:仿佛在寻找些什么,但却再也找不回最初的自己。




Wednesday, 12 February 2014

无尽的感恩

你是不是也在手里攥着飞往国外的机票跟护照的时候强忍着内心的最真实的情绪,不敢去抱一下含着眼泪的妈妈,反而笑着对家人说,放心吧,我可以的,然后一个人推着行李头也不回的走进去.

你是不是也因为一个人独自刚到国外,而一个人忍受着思念,孤单.每天都在跟国内的朋友们聊QQ,你突然发现那些在国内的日子那么精彩,而现在却显得那么的苍白.一个人上学,吃饭,买菜,逛街.一个人租房子,搬家,办保险,递签证的材料.用一种不是自己母语的语言努力的去讲.在看到国内的朋友在QQ上问你,最近怎么样的时候,突然不知道该怎么样回答,你好吗,好像不是那么好,你不好吗,可你真的很好吗,因为你我都不知道该怎么样解释才能被对方消化.

你的周围是不是也开始行走着各种各样的人,白的,黑色,棕的.生活里,课堂上,都能体现出文化的差异,从之前的争论,辩解,到现在的忍气吞声.

你是不是也因为熬夜写作业,赶论文,而在打工回家的路上睡过头而走路回家.被打工的店里的老板骂却也只能保持微笑.手就算被烫伤也只能用冰敷着熬到晚上回家一个人涂药.

你是不是也见惯了各种各样的分手的异地恋.主角可能是你,也可能是你的朋友,你想爱一个人,也想被一个人爱.可是看到周围都充斥着二三流的小暧昧时候,你又望而却步了.

你是不是也发现出国后,发现能够一起玩的人很多,但是交心的却很少.这里的友情能承受住平淡,却承受不了风雨.被那些流言蜚语击中的时候却百口莫辩,一个人背井离乡的遭受各种人情冷暖,接受各种世故做作的所谓的“友情”.

你是不是也因为很多困难,一个人哭过,挣扎过,压力大的快疯掉.这时候,你就当做是上天给自己成长的一个机会,不管什么困难,当你迈过,却发现是那么的简单,你会庆幸当初自己的坚持是对的.

你是不是也在生病或者受伤的时候,强忍着不告诉爸妈 ,只为了让海的那边的他们安心,自己一个人吃药,躲在被子里.每次看到从国内打来的电话都会怕,你害怕是不是家里发生了什么事情,知道年迈的爷爷奶奶生病的消息,却只能一个人在房间哭.因为你无能为力.

你是不是也开始不按时吃饭,每天都习惯了吃泡面,或者是便当.偶尔自己做了一次菜,可是却怎么也做不出在家里妈妈做的饭菜的味道,你开始想家,想吃妈妈做的糖醋排骨,红烧肉.特别是在外面吃饭时,看到邻座一家人围在一起热闹的吃饭,这种情绪变的尤其强烈.

你是不是也因为学校跟春节赶到一起,而不能回国,这时候,你是不是总在在幻想着家人们坐在一起吃着瓜子,围着电视前等着看春晚,外面传来鞭炮声,手机开始一条条的接受到那些拜年信息的那些场景

你是不是也在某次回国,当别人问你什么时候开学的时候,你会不自觉的说什么什么时候回哪儿哪儿,而不是当初说的去哪儿哪儿.你突然清醒,原来你是在那儿不是要待一周,也不是一年,你是在那儿生活,到底还要多久,也许连你都不知道,这个时候,突然分不清自己到底是归人还是过客.

你是不是也在傍晚一个人散步,耳机里听着自己喜欢的音乐,看着周围似熟悉似陌生的街景,跟天色渐渐的变暗亮起暖黄色的路灯的时候,自己的心突然就沉沦了下去. 

(摘自网上)

脑海想起这些年来许多许多所发生过的事,却已不愿再去想,不愿再去提起。
我想,学会沉默也是一种成长的方式。
一言难尽。突然想起那天在飞机场离别时一直一直告诉自己不要难过,没有什么好难过的。
因为一切来得不容易,一点都不容易。
只是原来真会有那么一天,你会明白,无论再辛苦,再多委屈,只要撑到最后,都会是值得的。
相信所有付出的努力都会被赐予收获。
谢谢上天是那么的爱着我。谢谢家人和朋友。谢谢那些挫折让我跌倒中坚强的爬起来。
感谢。感恩。继续努力着。


终于完成了第三年。
一本又一本厚厚的书,就算真的有本事读完也没本事懂完所有医学的知识。早上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拿case 结果一口气跑了八楼。有人经过问我说为什么那么喘,我笑了笑说,“考试!我很好!八楼不算什么!习惯了!我每次也是这样跑这样赶的!” 下午的时候考官突然问我了一句早餐吃了什么,我想了想,才想起原来我忘了吃。他的眼睛睁得很大粒瞪着我,我笑了笑告诉他说,“我很好,我从来不会因为这样而晕倒的!我不会被饿死的!” 有些考官很刁难,看到大家有的都累得几乎快崩溃了,甚至因为一些羞辱的言语攻击而当场落泪,我很怕但却告诉自己,“你再怎么骂我也不会哭的!因为我习惯了!我脸皮很厚的!”考完后爸爸第一句审问我的话是,“你几天没睡了?!” 我告诉他说,“我有睡啦,我很好啦,还很精神啦!” 后天星期一就要开始最后一年的课程。我们一场战打完后,感觉好像已迅速老化了十年,唯有的假期是明天的星期天。刚结束我已经很累了。还没开始我也已经很累了。我也很想告诉自己,是时候接受了习惯了。接下来的这一年将会是最艰苦的一年。可是加油。因为还有很多的明天要追。朋友说过,“我们行的,因为我们都是iron women,再怎么打都打不死的。” 梦想,是一件坚持下去会让你感到幸福的事,所以幸福的人没资格emo。世上还有更多更不幸的人,所以这一切的一切都不算什么。还在奋斗着的人,只想告诉你们不要放弃,因为你们并不孤单。我们一起加油。

晚安。明天我要睡到自然醒。

(笔于 19/1/2014)

Tuesday, 11 February 2014

大学暴乱

第一次目睹自己的大学发起这样的一场示威。话说昨天有位专科实习生因被误以为企图强奸病人而被病人家属欧打,而且还受了重伤进了ICU。殴打的短片被上载到面子书和youtube,他们打了人还去警察局控告那位医生,导致昨天所有的媒体报道都说是那位医生非礼人。后来话说那位医生是非常无辜的,而且这件事仿佛是一场被预谋好的陷害。今早所有的医学生集体翘课展开示威,目的是希望大学能为那位医生讨回公道。

结果,大学管理层不就是一副 “我只要你们的钱,这件事不关我的事” 的样子。


这位内科部第二年专科实习生,勇于发表事实,而成了今天的英雄。




“A day that will long live in the memory of all Yenepoyans. A day in which we all rose as one against the gross injustice suffered by one among us. Let this be a reminder to everybody, that we aren't toys to be played with and that this banana republic attitude towards doctors will never be tolerated.“


警方和媒体都来到了大学。明天示威依然继续,还会有七所来自mangalore 区大学代表前来为讨公道,专科实习生罢工,医学生罢课。本来只是在为一件非礼事件争论,后来大家在对管理层质问时却越说越气,越说越远,说起了这大学欺凌学生的种种。刚才一位学姐发表的话让我深有感触:“我已经在这里五年多了,经历了这个地方所赐予的种种离谱,我们从来无法改变些什么,因为我们一直告诉自己这一切都无法改变,我们就一直这样的被欺压着。想一想,如果今天这件事发生在我们的身上,却不被公正的处置,你会怎么样?我受够了。”

其实看到大家为了那位医生而站起来讨公道,觉得很温馨。没有奢望些什么改变,只希望这一切至少能够还给他一个清白。没有清白,他在医学界的前途也会被毁得彻底。至于这所笨大学,还在事不关己的样子,实际上却是因为这件事,今天的医院已经少了许多病人,名声早都被毁了,却还在一副笨蛋自私样。(我的天啊)

不过这件事,我想,想乘机翘课的人,还多过真的想为正义站起来的人。

这个地方的悲哀,说不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