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孟买之旅.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孟买之旅. Show all posts

Friday, 22 March 2013

火车上的那一段悲歌

我说我到孟买是为了体会印度所谓的贫富悬殊。
也许是为了寻找生命的意义,也许是为了领悟更多的道理,也许是为了明白感恩与知足。
也许,什么都不是。
当时坚定的语气,没有方向感的我却依然任性的说是不管怎样都一定要去,一个人也要去。
抵达孟买,已是几乎十八个小时后的事了。
在巴士上,坐着一位老婆婆,她那慈祥的脸孔,如充满爱的天使,对我微微一笑。


“还记得当年恐怖分子爆炸案发生时,我的儿子放工后还在火车上,他打电话给我,当时的我心急如焚。”  此刻她的眼神,带点忧郁。

“后来没事吧?”

“好在没事。如今他在船上工作,航海去意大利,每年只回来印度三个月。我有三个孩子,他们都会在孟买,一年也只过来看我一次,一次也只不过是一个星期。所以我就坐了巴士,来到这里看他们。”

“你一个人吗?”

“我先生在孟加罗尔,我们有几块地在那,都是他在打理。”

一个妈妈,一个人搭了那么远的巴士,为的就是她的孩子。

“你想家吗?” 她突然问起。

沉默了一阵。

“想。很想。非常想。”

她又微微一笑。我在想,当我不在妈的身边时,她是不是,也会流露和那位老婆婆一样的神情。体谅中,带有点落寞。孩子,终究会为梦想而离家远去。越走,越远。

“只要别忘了回家的路。”

第一次上火车,前往churhgate。

火车一到,不知为何,每个人就像赛跑一百米那样,挤上了几个车厢。忙乱之余,我跑到了一个相比之下较空的车厢。上了火车,我在想,为什么每个人要挤在那些本来已经很拥挤的车厢呢?不禁沾沾自喜,竟然能够那么舒服得坐下来。

几分钟后,一个很奇怪的老人,靠了过来,对我说了一些我听不懂的印度话。我傻傻的望着他,他的语气越变越重,到后来,似乎是在骂我了。然后,又对着车厢里的几个人,骂着我。其他人的举止也很奇怪,但我就是形容不出那种奇怪的感觉,就是觉得有点诡异,尤其是一个用很奇怪的眼神并一边不停地嚼着口香糖望着我的中年人。终于,老人停止了吼骂,站到火车旁,经过了几站,在火车行驶间,突然把他的整个行李往外丢掉,却若无其事般。又过了几站,突然有位警卫上了车厢,然后拉了一个人出去,应该是犯了什么规,但也很奇怪。

终于下了车,我终于明白了。

我上了残障人士的车厢。=.=

有两个更奇怪的地方:
1。那位骂我的老人,看起来并不是残障人士。车上的其他人,也不见得像是残障人士。但就是很奇怪。
2。警察进来捉人,却完全不理我。


第二次火车。前往 Kular。

我和一群人挤上火车,可以装十个人的车厢却用来装五十个人。直到要到的时候,我心想:“哦,终于!”可是,好戏还在后头。我竟然挤不出来,用了很大的力气还是推不开那些挡着门的人,更加上那些用一百米速度冲上车厢的人!我又用力地被退回去车厢里,这下挤在之间,不知该怎么办,再加上我的颈前挂着那架dsrl,我只好死命的保护着可怜的它,生怕它在人群混乱中被轧碎,又怕自己身上贵重的东西被扒走。
在印度火车上,会被踏死还是被挤死,真的不是用来开玩笑的。

不是被吓倒,只是真的觉得很恐怖。真的很恐怖。

我回想起,曾经在kl 如山芭佬第一次搭地铁,和小霞跟雪妮,他们是来见我的。那时是放工时间,也是那种每个人死命挤上车的现象,我当然也是傻傻跟着挤上去,结果挤到一半时,快铁突然开始行驶,门将关上,我被夹在门之间,霎那间很紧张,只想拼命挤进去但还是没办法,突然有只手把我人连带书包给拉出来,原来是他们两个。

“我们都还没上,你知道要去哪里吗?哈哈”

“我不知道你们还在我的后面,我以为你们上了。如果你们没拉我出来,我应该是被门夹扁了 =.=”

我想,如果没有她们,我可能真的会笨得搞到隔天报章有这么一个新闻:有位少女被夹死在地铁门之间。LOL

我想,我对这些拥挤的火车之类,还真的有些不堪回首的回忆。


第三次火车。前往dadar。

我才刚从kular下来 。我想,我不要再受那个人挤人的恐怖了。于是,这一次,我特地上了women compartment。

第四次火车。前往mahaletmi。

这一次,我看准了。不是残障人士的车,但却是很少人挤着的。
兴奋之余舒服的坐了下来。。。。。。。。。。。。。。。然后,前面有位中年人,打着领带,低着头对我说:

“你知道这是一等车厢吗?”

我买的是普通车厢,才十卢比。一等车厢需要一百甚至两百卢比,多了好几倍。

只要是不拥挤的车厢,都一定是有理由的 =.=

我和他顺其自然的聊起天来,他的英语很流利,是做生意的,甚至曾来过马来西亚。他应该也算是好人吧,不但没有如那老人般生气我们坐错车厢,反而告诉我,如果等下有人上来检查车票,我就假装什么都不知道,也不要说英语。就这样,一直惊心胆跳的过了好几站,每到一个站,我都会聊到一半,然后他会叫我静下来,装成不认识那样。

直到下了站,松了一口气。突然有位妇女挡着我,还拉拉扯扯,我以为她是查票的。原来不是,她是要我手中那一等车厢的票,这样她也好上车,问题是,我的票也不是一等的啊,哈哈。


第五次火车。最后一次在孟买的火车,前往juhu beach。

这一次,终于是经过前四次的经历,坐对了车厢,也不会太过拥挤的那种。

心里有着关于乞丐的问题。因为来到印度那么久,其实对乞丐抗拒多过怜悯。他们那种对你乞讨的态度,像是你不给就是你的错那样,甚至还会嫌你给的不多,所以很少有给乞丐钱的习惯。可是,因为那天吃了一人超过一千卢比的sushi餐,后来便想到一个矛盾之处:为什么我们宁愿花那么多钱在某些方面,却连给乞丐一点钱都那么不愿意?甚至如对那些架嘟嘟车的人,我们一直觉得他们喜欢骗钱,但其实也不会差很多,毕竟他们也很穷,但我们就是习惯和他们讨价还价,对于那些大餐馆我们却一点都不计较他们的价钱而给得心甘情愿?

想起再加尔各答,我们一群人也曾讨论过类似的问题。有位很可爱的小女孩在路边乞讨,一位黑人迅速的丢了一堆钱给她并把她灿烂笑容的那一刻拍了下来。当时我觉得,那黑人好有爱心,小女孩或许今晚不用挨饿了。可是我朋友却认为,如果每个人都像黑人那样,那么印度的乞丐风气会越来越猖狂,他们会一直认为,这样是对的,所以不想去用正当的方法来过活。

但,印度的乞丐,即使少了那一个黑人,他们究竟会不会明白,乞讨,是错误的方式?难道,就会少了乞丐吗?印度,终究太大,太穷。太落后。
父母是乞丐,孩子也是乞丐。父母从小就告诉他们,只有乞讨才能活下去,他们究竟懂不懂何唯真理?即使孩子真的想要求学,真的拥有梦想,难道就有机会吗?如果,我们都是生于印度的乞丐家庭,或是孤儿?但为什么,我们都不是?

没有对与错,只有富与穷。

经过一站又一站,有位老人上了车,拉开嗓子,一边捧着乞讨钱的那个罐子。
又动听,又悲伤。他的那把歌声,述说了印度不被揭开的沉重。太无奈,而美丽,而神秘。
仿佛象征着,印度的悲歌,永远都唱不完。

那天,是 India Republic Day。


我在阳光的照射下,却只看见了无限的黑暗行走于他们的生命间;渐渐地被吞噬,渐渐地被遗忘,仿佛无人在乎。

我看见短暂的美丽,却终究渐渐枯萎并散落于一地。
也许,只剩下那一份 叫做Faith 的名词,让自己被坚信的怀抱拥护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