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12 September 2013

执着的负担

有人说过人与人之间的情谊的维持是靠感觉的。感觉对了,大家就在一起。距离远了,感觉淡了,就不必再说什么经得起考验的大道理了。

还记得以前在小学的时候,班上只有九个同学,一年级的时候大家的感情都很要好,再后来二年级的时候,也许是因为成绩好而被妒忌,唯独我被排挤了。那个时候就是这样,大家和我说,不要再和我好了。在班上,不和我说话,不和我讨论功课,那个时候几乎每天回到家我都会一直找爸妈诉哭。回想起来,原来我曾在很小的时候,就已经明白了什么叫做没有朋友的滋味。后来又有一段日子,在放学的时候,突然有位同学和我说声“bye bye”,她告诉我说,她只是假假不和我好,我们私底下还是好朋友,要我把这当成一个秘密。那时的我因为没有朋友,当有人这么对我说的时候,我是多么的开心。可是之后我才发现,她也只是为了借我的功课而这么做的。目的达到了以后,我们又变回了陌生人。

再想一想,四年级的时候,我也明白了什么叫做“虚伪”。那个时候很爱写文章,老师也时常在班上称赞我的作文,还鼓励我去参加州级比赛。当时的同学也就配合老师称赞我,拍我的马屁。直到有一天,比赛成绩公布后,我没有得奖,可是脑海却想到同学们,想要第一时间告诉他们,想要谢谢他们对我的鼓励。那时是在体育课结束后,我回到班上却发现没有人在课室,就兴奋勃勃的往学校的每一个角落寻找,才发现他们全部都聚在一个楼梯口。我躲了起来,想吓唬他们,就在那个时刻,有一个人开口说话了。

“其实丽晶写的文章很差很差的。根本无法比得过别人,真不懂为什么老师那么喜欢她。”

后来剩下的几个人,也异口同声地认同了,还说有另个同学的文章其实比我更好,为什么老师没看中她。那个时候的我,心里仿佛被几千只针刺到,碎到满地,躲着哭了。为什么他们不在我面前告诉我呢?为什么要在我背后这样踩扁我呢?原来,他们一直都没把我当成朋友看待。直到大家都离开回到课室,一点都没发现到我的存在,一点都不懂我知道了这件事。。而我,也就这样,当作什么事都不知道那样。事情过了好久,那件事对当时的我带来多么大的伤害,但当时我从来没向任何人提过,也许这种不重要的童年往事大家也都忘了一干二净。

当时的我们,只不过是小孩子而已,不懂事,对错也无所谓。只是过了那件事,我告诉过自己,自己本来就是孤独的个体,而且不会再为这种“朋友”的事而难过了。

后来过了好几年,一位小学朋友写了一封信给我。她对我说了一句对不起,告诉我,当时自私和无知的他们带给我多大的伤害,让我在童年留下阴影;告诉我,谢谢我的原谅,因为我在大家面前一直装作什么事都没发生过,依然把大家当成朋友;告诉我,庆幸上天让我在后来认识了真诚的朋友,弥补我在童年里那段在友谊里经历过的伤痛;告诉我,其实我们也曾是很要好的朋友,曾互相交换秘密;告诉我,希望我敞开心扉,不要把自己锁在过去,来面对下一段的友谊。

我哭了。不把事情当作一回事,我不知道这意味着我是否曾原谅过,对于他的谢谢我始终有一股内疚。但那一句对不起,我是默默地等上了好多好多年,即使潜意识里我告诉自己早已无所谓没关系。

原来,我一直都没有资格说放下过。直到最后的那一句:对不起。


心里的防卫让我领悟到其实我自己也不知道什么才叫做朋友。可悲的其实不是没有人懂你,而是连你也不懂得自己。偶尔也会掏心掏肺的告诉他人自己最真实的想法,也许只不过是因为是场合和感觉对了而已,想利用他人来为自己抒发感受。偶尔某些经历与伤害的觉悟却又会让自己不愿再去信任谁,反正世界谁不为谁而活。也许就是拥有相同目标相同话题相同的利用价值,就这样在适当的时候互相利用来让自己互相感觉是有价值的。大家享受当下在一起不孤单和把感受寄托或依赖在朋友身上的片刻,却没有谁会去真正的在乎谁的感受,这样解释好像有点残酷,至少对我来说,也许只是这样而已。我是个antisocial的人,不喜欢拥有太多的朋友来怎样,只是希望自己能够遇见连手指都数得完的知己就心满意足了。我曾以为对我而言朋友的定义是那样,可是再后来才发现我根本不懂什么才叫做朋友,而自己更不会是个值得当成朋友的朋友。每个人的世界都在变,随着时间环境经历而改变,N年前的你也许是带着这样的想法,N年后却又是另外一个全然不同的想法。就不过这样而已,美好的只有那个当下和回忆,那不能确保下一个当下你我是否依然能拥有相同的美好回忆,因为也许那个时候大家早已失去了对于情谊维系的利用价值。其实不需要言语的承诺和约束,一颗善变的心却无法守住一个不变的承诺,就像没有永远的朋友,没有永远的对错,因为它的存在只不过是基于你的诠释。


我想,执着是一种useless 和无方向感的负担。

就像依然绕着自己世界自转的我,还是会在原地固执的对自己说,反正一切都会变,只要我还是我,那就好了。

No comments: